2017 年,Stellar 區塊鏈網路因智能合約實作上的漏洞爆發重大安全事件。攻擊者利用該漏洞,非法產生約 22.5 億枚 XLM 代幣,按當時市值約為 1,000 萬美元。這次攻擊針對 Stellar 協議的並發性缺陷,讓未經授權的代幣生成成為可能,約占 2017 年 4 月流通總量的 25%。
Stellar 基金會隨即修補漏洞並回收所有非法產生的代幣,維持 XLM 經濟體系穩定。此事件突顯,即使是成熟的區塊鏈網路,智能合約實現依然存在重大風險。
| 攻擊環節 | 細節 |
|---|---|
| 產生代幣數量 | 22.5 億 XLM |
| 當時價值 | 1,000 萬美元 |
| 流通占比 | 約 25% |
| 漏洞類型 | 協議並發性缺陷 |
| 解決措施 | 修補漏洞及銷毀代幣 |
這起事件已成為區塊鏈協議安全審查不可忽視的重要警鐘。雖然影響重大,Stellar 迅速的應對舉措恢復了市場信心,推動專案持續發展。Stellar 隨後加強安全管理,目前以約 105.5 億美元市值穩居加密貨幣前 20 名。
2018 年 1 月,駭客對 Stellar Lumen (XLM) 的 Web 錢包服務 Blackwallet 發動 DNS 劫持攻擊,竊取約 669,920 枚 Lumens,按當時匯率相當於 400,192 美元。
此事件揭示 Web 端加密貨幣存取系統存在重大安全風險。駭客透過 DNS 劫持,將用戶從官方網站導向惡意仿站,竊取用戶憑證。
這起竊盜案顯示加密貨幣安全威脅持續演變,尤其針對託管基礎設施而非區塊鏈本身的攻擊。
| 攻擊細節 | 價值 |
|---|---|
| 加密貨幣 | Stellar Lumen (XLM) |
| 被盜數量 | 669,920 XLM |
| 當時價值 | 約 40 萬美元 |
| 攻擊方式 | DNS 劫持 |
| 目標網站 | BlackWallet.co |
事件發生後,2025 年初加密貨幣用戶遭遇釣魚攻擊的案例增加 40%,突顯此類安全威脅不斷升級。BlackWallet 事件也提醒投資人,Web 錢包風險較高,大額資產應以冷錢包存放為優先。Stellar 主網本身未受影響,但此事件再次證明,區塊鏈第三方服務常是安全弱點。
XLM 持有人在中心化交易所面臨重大託管風險。交易所掌控用戶私鑰,直接影響資產安全與所有權。將代幣存放於平台,等同放棄資產直接託管權。
近期多起安全事件也進一步凸顯這些風險。例如 2025 年 10 月閃崩時,XLM 價格 24 小時內由 0.37 美元暴跌至 0.16 美元,許多用戶關鍵時刻無法提領資金,導致市場恐慌。
不同儲存方式的託管風險對比如下:
| 儲存方式 | 私鑰控制 | 風險等級 | 恢復方式 |
|---|---|---|---|
| 中心化交易所 | 交易所控制 | 高 | 依賴平台 |
| 自我託管錢包 | 用戶自控 | 中 | 助記詞備份 |
| 第三方託管 | 分權控制 | 中低 | 多重認證 |
目前 XLM 市值約為 105.5 億美元,持有地址超過 990 萬個,潛在風險曝險規模龐大。中心化交易所依賴在網路擁塞或服務中斷時風險更高,2025 年 9 月 Stellar 網路升級期間,多家交易所曾暫停 XLM 提領即為明證。
為最大化資產安全,建議 XLM 投資人優先選擇高安全標準的第三方託管方案,尤其持有逾 1,000 XLM(現值約 329.59 美元)時。
XLM 發展前景樂觀。在跨境交易及與金融機構合作領域具高度潛力,預期 2025 年前有望進一步成長與普及。
XLM 具備實際應用場景,市場接受度持續提升。對關注區塊鏈支付的投資人而言,XLM 具長線投資價值,目前趨勢亦展現成長潛力。
XLM 短期內漲至 10 美元的可能性極低。這需極大規模普及與市場擴張,現階段尚無明顯跡象。
根據樂觀推估及代幣供給限制,XLM 有機會於 2027 年達到 5 美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