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Web3好讀系列(二):「PUA」的前世今生
我們這個時代的互聯網,有個奇特現象:詞的傳播速度,總是遠快於人們對它的理解速度。等到它火出圈時,原本的意思早已被消解、變形,甚至面目全非。 「模因」成了貓貓狗狗配字圖,PUA 被等同於「情感勒索」,「黑暗森林法則」則被用來形容幣圈的弱肉強食…………這些詞的出處,其實都大有來頭。
在這個系列裏,我們將深入淺出,聊聊它們真正的原意與演變。
今天在中文社羣裏,「PUA」幾乎成了「情感操控」和「精神打壓」的代名詞。但它的本意,其實和這些負面含義並不完全重合。PUA 原本是「Pick-up Artist」的縮寫,直譯爲「搭訕藝術家」。它的流行,源於尼爾·史特勞斯的暢銷書《把妹達人》(The Game: Penetrating the Secret Society of Pickup Artists),書中描寫了北美一羣男性如何通過心理學、語言模式、肢體語言等技巧,提升與異性互動的成功率。當時甚至衍生出一整套被稱爲「遊戲」(the Game)的理論體系,還出版了配套書籍、開設了培訓課程。我剛大學畢業時,中英文版都讀過。如果你能放下所關成見,這其實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寫實小說。
PUA 的原意,指的是一些讓與異性溝通更順暢的心理學技巧。比如,在一位漂亮女生面前單純說她漂亮,她也許早就聽膩了,甚至會覺得你只是衆多稱贊者中的一個,讓對話的立場立刻失衡。如果能換一個角度,從跟外貌完全無關的有趣話題切入,反而更容易建立平等交流的氛圍。
然而,任何技巧一旦脫離了自願與平等的前提,就極易被濫用。部分人(包括小說中的一些角色)將 PUA 用作獲取控制欲和情感支配的手段,甚至利用心理脆弱點進行精神壓迫,刻意制造不對等的關係。這種濫用使得 PUA 在中文語境中迅速污名化,幾乎完全偏離了它原本的「社交技巧」定義。
在加密行業的語境裏,也能看到類似的「PUA」現象——並非情感關係,而是社區管理、營銷活動甚至投資圈的心理暗示。例如,一些項目方會通過不斷「畫大餅」、誇大未來潛力、營造「不跟進就會錯過」的氛圍來影響投資者的判斷。這與情感領域的 PUA 本質相似:用心理策略左右對方的決策,使其在非完全理性的狀態下作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理解 PUA 的原始含義和演變路徑,有助於我們在不同場景中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平等交流,哪些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操控行爲。
Web3好讀系列(一):從文化基因到 Memec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