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幣是繁榮還是泡沫? hype背後的權力遊戲

image

人工智能革命不僅抬高了芯片制造商和雲巨頭的市值——現在它正在重塑能源經濟。但問題是:人工智能交易中最泡沫的領域並不在半導體或軟件中。它在電力中。具體來說,是在核能中。而這正是裂縫可能已經顯現的地方。

爲什麼人工智能動力股票飆升?

截圖 2025-10-27 於 15-38-15人工智能股票:投資美國的 10 家最佳人工智能公司 News.png

AI模型非常耗能。訓練大型語言模型,如GPT,或運行大量推理服務器需要消耗大量電力。投資者看到這一點,已將其聯繫起來——AI等於電力需求,而電力需求等於利潤。

這種邏輯使得電力供應商的估值飆升。根據分析,暴露於人工智能的電力股票的中位數市銷率從2023年的1.52躍升至2025年的4.53。這在短短兩年內幾乎增長了200%。相比之下,雲服務提供商——已經被高估——在同一時期的市銷率從6.34上升至10.5。

但與大型科技公司不同,這些能源公司中的許多尚未盈利。在“人工智能力量投資組合”中的十四家公司中,有五家預計今年將出現虧損。這是一個警示信號——當估值增長速度超過盈利時,修正可能會非常殘酷。

核能狂熱:效率還是狂喜?

像微軟、亞馬遜、谷歌和Meta這樣的科技巨頭正在與像Constellation Energy和Vistra這樣的成熟核電公司簽署價值十億美元的協議。吸引力顯而易見:核能提供碳效率和長期可靠性。

然而,真正的投機在於核能初創公司。例如,NuScale Power的估值超過$15 億美元,盡管其收入僅爲$37 百萬,並預計要到2029年才能盈利。Oklo更進一步——本月初其市值達到了257億美元,然而沒有一美元的收入,也沒有一臺在運作的反應堆。

那不是繁榮——那是信念。投資者將未來的能源夢想視爲當今的現金流。當市場情緒逆轉時,重力將會猛烈襲來。

互聯網泡沫的回聲

這並不是市場第一次將創新與非理性繁榮混合在一起。人工智能行業的結構反映了互聯網泡沫時代的部分特徵:早期公司在潛力而非業績上籌集數十億資金,而像Nvidia和Microsoft這樣的成熟巨頭則吸納真實利潤。

區別?今天的人工智能建設是由具有真實現金流的高利潤大型公司融資的。這使得整體系統更加穩定——但並不能保護交易的每一個角落。投機區域,如核初創企業和收入微薄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公司,可能在樂觀情緒消退時面臨急劇的重新評估。

波動信號:情緒主導

最近的市場波動顯示了這種樂觀情緒是多麼脆弱。Constellation、Vistra 和 GE Vernova 在周中均下跌超過 10% 後才有所回升。像 NuScale、Oklo 和 Fermi 這樣的新興公司在兩天內跌幅超過 25%,然後又恢復了一些跌幅。

這種模式—劇烈的下跌後隨之而來的部分恢復—表明投機資金在運作。這些股票是情緒驅動的,而不是收益驅動的。換句話說,它們是基於炒作週期而非財務基本面進行交易的。

AI幣的崛起:助長同樣的狂熱?

當股市通過能源和半導體追逐人工智能投資時, crypto 世界找到了自己的交易版本—人工智能幣。像 Fetch.ai (FET)、SingularityNET (AGIX)、Ocean Protocol (OCEAN) 和 Bittensor (TAO) 這樣的代幣在將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結合的承諾下,今年上漲了幾百個百分點。

這裏發生的事情是:投資者正在押注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網路,以挑戰像OpenAI這樣的中心化模型的主導地位。這些項目聲稱提供隱私、分布式計算以及基於代幣的人工智能開發激勵。但其中大多數仍處於實驗階段,幾乎沒有實際的應用或穩定的收入模型。

AI幣的總市值已飆升超過$30 億,但其中大部分價值是由敘述驅動的,而非基本面。就像核創業公司一樣,這些幣是對尚未到來的未來的投機性代理。

AI 力量股票與 AI 加密貨幣之間的聯繫是心理上的——兩者都受到相同樂觀情緒的推動,即 AI 革命將創造新的經濟帝國。但當熱情超越實用性時,歷史表明資本撤退的速度有多快。

這對投資者意味着什麼

這裏有一個不太舒服的真相:人工智能生態系統中最被炒作的部分不是芯片或軟件——而是電力,現在還有代幣。核電供應商的定價像科技股一樣,而人工智慧加密貨幣則被視爲早期風險投資的押注。

這並不意味着長期願景是錯誤的。人工智能將需要巨大的計算能力和可能的去中心化數據層來安全運行。但時機很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的整合都需要數年才能成熟。當前的估值更多地反映了情緒,而不是執行。

那麼,是爆炸還是泡沫?

兩者都有。人工智能經濟本身是真實且具有變革性的。它所產生的能源需求不可否認。代幣化的人工智能系統的想法令人着迷。但其上建立的投機層——沒有反應堆的核初創企業和沒有實際產品的代幣——看起來越來越脆弱。

把它想象成2000年代初期:互聯網並不是一種時尚,但並不是每個互聯網公司都能存活下來。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這裏。AI的長期贏家將是那些結合真實收益、功能性產品和可持續能源整合的企業——而不是那些純粹基於夢想定價的企業。

人工智能正在推動一個新的工業和金融週期,但在急於爲其未來融資的過程中,華爾街和加密投資者可能正在膨脹一個熟悉的泡沫——這一次是發光的核能,且鑄造在區塊鏈上。

FET-13.94%
TAO-8.64%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