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锐评 AO 第一期
作为一个失望透顶的 @aoTheComputer 生态用户,本期针对 AO 生态上的项目方开火:
1. 项目还没数据,就想着发币割一笔
现在很多生态项目,连基本的产品数据和用户留存都拿不出来,就迫不及待地想着发币了。
项目 ≠ 币,一个项目最起码应该先跑出实际应用场景、验证市场需求,再去考虑代币化。但现实是:很多团队一上线,就急着发一个根本没有任何价值支撑的代币,甚至变成了无意义的“空气币”。
更离谱的是, @RandAOToken 上线了测试币,但要用户花 AO 去买,买的测试币未来能不能映射主网代币完全不透明。这难道不是变相 ICO 吗?
2. 无意义内卷之风盛行
AO 生态还处在早期,连基础设施都没打牢,真正的用户场景和增量用户还没起来,却已经出现了荒谬的“内卷”。
钱包项目层出不穷,每一个都在强调自己“更好用”,但除了换个 UI、加个小功能,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突破。结果就是:用户体验没见多大提升,选择反而更混乱。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wrapped token”上,最近又有 @usevento $vAR 即将上线,但除了制造复杂度、流动性割裂,对用户和开发者都没什么真正的帮助。这种无意义的重复建设,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在消耗早期用户的信任。
3. 对生态最大的伤害:不跟随主流
生态里很多人觉得,一个新生态最需要的就是耐心、长期主义和实打实的建设,而不是是浮躁、急功近利。
❌ 片面且愚蠢!
在加密市场,长期主义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项目热度和流量的,是主流玩法。
当整个加密社区在撸空投时,你就要给出空投预期。
当加密进入 KOL 主导的流量经济时,你就要有嘴撸活动。
AO 生态的问题在于:既没有抓住主流叙事,也没能提供真正的使用场景。结果就是——既得不到开发者的信任,也得不到投机者的注意力。
反观 Arweave 生态以往不错的项目, @starpowerworld 上了币安 Alpha, @irys_xyz 登上了 Kaito 热门榜单,说明并不是没有可能“出圈”,只是 AO 这边的项目方,普遍还停留在自嗨和闭门造车的阶段。
4. 写在最后
如果继续沉迷于无意义的发币与内卷,结果只会是用户流失、开发者失望;
如果不去顺应主流玩法,AO 生态就只能停留在自我安慰的“长期主义”幻象里。
AO 想要走出来,就必须:
先做出数据,再谈发币;
先解决问题,再搞内卷;
先拥抱主流,再讲长期主义。
否则,AO 很可能只是喧嚣一时,最终一地鸡毛。
@samecwilliams @kylew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