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撤是指投資組合或特定資產自歷史高點至隨後最低點的價值下跌幅度,通常以百分比呈現。在加密貨幣市場,由於高波動性,回撤現象格外常見且幅度通常較大。回撤作為重要風險指標,協助投資人與交易者衡量資產下行風險,評估持有資產可能面臨的最大損失,並作為制定投資策略及風險管理計畫的依據。
回撤計算公式:回撤百分比 = [(高點價格 - 最低價格) / 高點價格] × 100%
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MDD):指特定期間內從高點到低點的最大跌幅百分比,是評估投資風險的核心指標。
回撤深度:反映價格下跌的嚴重程度,深度越大表示資產價格波動風險越高。
回撤持續時間:從高點至恢復到高點水準所需的時間,用以衡量市場恢復能力。
回撤頻率:特定期間內發生回撤的次數,頻率高代表市場波動頻繁。
在加密貨幣市場,Bitcoin 曾多次出現重大回撤,例如 2018 年初約 84% 的回撤以及 2021 年約 55% 的回撤,這些幅度遠超過傳統金融市場的平均回撤水準。
回撤會直接衝擊市場信心,大規模回撤往往引發投資人恐慌情緒,導致進一步賣壓並形成負向循環。
回撤也是市場健康調整的必要過程,有助於消除過熱投機,資產回歸合理估值,為長期上升趨勢打下基礎。
機構投資人評估時,回撤指標是衡量策略穩健性的重要標準,管理規模較大的基金通常會設立回撤門檻,若超過預設限制即觸發風控機制。
回撤亦直接影響槓桿交易者的部位安全,在加密貨幣市場,過大回撤可能導致強制平倉,產生連鎖反應並加劇市場波動。
心理風險:大幅回撤可能導致投資人情緒崩潰,做出非理性決策,如於最低點恐慌性拋售。
資金風險:未妥善設定停損位,可能造成資金重大損失,甚至在槓桿交易中遭強制清算。
回撤誤判:單一依據歷史回撤數據預測未來風險具有危險性,市場環境變化可能導致回撤模式明顯不同。
流動性陷阱:大規模回撤期間,市場流動性可能急遽下降,造成難以合理價格退出部位。
恢復時間不確定:儘管市場最終可能恢復,恢復所需時間無法精準預測,對時間敏感型投資人帶來挑戰。
在風險管理方面,投資人應結合回撤指標,擬定合理的資金管理策略,包括部位控管、停損設定及分散投資等措施,以降低單一資產大幅回撤對整體組合風險的影響。
回撤是加密貨幣投資中不可避免的現象,理解並妥善應對回撤對投資成功至關重要。從歷史數據分析來看,幾乎所有長期成功的數位資產都曾經歷重大回撤,但其長期價值成長往往超越短期波動帶來的損失。投資人應將回撤視為風險評估與策略優化的工具,而非僅僅恐懼市場調整。在高度波動的加密市場中,制定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計畫,並於面對回撤時保持理性,是邁向長期投資成功的關鍵。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