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課

日內交易與波段交易

本課程將深入探討日內交易和波段交易的核心原理與實務策略,協助學員分別掌握各週期的風險特性與獲利機制,並建立個人化的主動交易系統。

了解主動交易策略

在加密貨幣市場中,投資者大致可分為兩類:

  • 主動交易者,透過短期市場波動獲利;
  • 被動投資者,傾向於長期持有並獲取趨勢性收益。

本課程將重點介紹主動交易者最常用的兩種策略:日內交易和波段交易。這兩種策略都依賴市場波動性,但在時間週期、分析方法和風險管理方面有顯著差異。

日內交易

1. 核心定義

日內交易指在同一交易日內完成買入和賣出操作,交易者不持有過夜部位。這種策略強調捕捉短期價格波動,依賴高頻決策和嚴格的交易紀律。

2. 策略邏輯

日內交易的核心是「捕捉小幅波動,積累小額收益」。交易者主要使用技術指標(如相對強弱指標(RSI)、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布林帶)或價格形態來確定入場和出場點位。例如,當BTC價格突破關鍵支撐或阻力位時,交易者可能會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進行多次交易操作。

3. 優勢與挑戰

優勢:

  • 市場風險暴露時間短,有效避免隔夜波動;
  • 盈虧清晰,每日結算結果。

挑戰:

  • 高度依賴注意力和執行力;
  • 較高的交易費用和滑點(滑價)成本;
  • 情緒管理壓力大,容易過度交易。

4. 適合人群

適合對市場波動敏感、能夠快速決策且願意投入大量時間的交易者。初學者如缺乏經驗或紀律性,容易因頻繁操作而增大虧損。

波段交易

1. 核心定義

波段交易者通常持倉數天至數週,旨在從中期趨勢波動中獲利。與日內交易不同,波段交易更關注趨勢結構和市場節奏,而非短期波動。

2. 策略邏輯

波段交易的目標是捕捉趨勢中的一段行情,也稱為「一個波段」。常用工具包括趨勢線、均線和斐波那契回調來識別支撐和阻力區域。

例如:如果ETH在突破重要阻力位後回調至支撐位,波段交易者可能選擇在回調期間建倉,並持倉數天等待下一波上漲行情。

3. 優勢與挑戰

優勢:

  • 交易頻率較低,減輕交易費用負擔;
  • 時間要求更彈性,可以與其他工作安排結合;
  • 更容易結合技術分析開發系統性策略。

挑戰:

  • 存在隔夜風險,價格可能受突發消息影響;
  • 需要更強的耐心和中期判斷能力。

4. 適合人群

波段交易更適合具備一定分析能力且希望平衡風險和時間投入的投資者。它在短期靈活度和長期趨勢追蹤之間取得相對平衡。

日內交易與波段交易的核心差異

風險管理與執行紀律

無論採用何種策略,風險管理是交易成功的核心要素。對日內和波段交易者而言,常見的紀律包括:

  1. 止損設置:每次交易前應確定止損價位,一旦觸發必須執行。
  2. 部位管理:單一部位不應超過總帳戶資金的5%,以防單一虧損被放大。
  3. 交易記錄:總結每次交易的原因、心態和結果,從歷史數據中總結有效模式。
  4. 情緒控制:市場波動容易誘發焦慮和貪婪。保持冷靜和規律的作息是長期穩定交易的前提。

案例研究:BTC日內交易與波段交易操作對比


來源:https://www.gate.com/trade/BTC\_USDT (Gate.io交易平台)

以2023年10月16日BTC/USDT 1小時圖為例,當前價格在111,200 USDT附近,24小時區間在109,629-112,649之間,整體處於震盪下行階段。

日內交易視角

交易邏輯:主要關注捕捉短期波動,注重均線交叉和1小時結構變化。

當前信號:短期均線(MA5和MA10)仍在長期均線(MA30)下方,短期空頭占優,但出現底部成交量反彈跡象。

操作策略:

  • 入場:嘗試在111,000附近低位買入
  • 止損:110,000以下
  • 出場:112,500水平
  • 交易週期:數小時內完成

關鍵重點:快速反應,及時獲利,避免隔夜持倉風險。

波段交易視角

交易邏輯:跟隨中期趨勢,持倉數天觀察結構性突破。

當前信號:如果價格能夠突破並穩定在112,800上方,可能形成短期反彈行情。

操作策略:

  • 入場:確認112,800突破並回調後進場
  • 止損:110,500以下
  • 出場:115,000-116,000區間
  • 交易週期:2-4天

關鍵重點:耐心等待趨勢信號確認,強調交易幅度比交易頻率更重要。

結論

日內交易和波段交易是加密市場中兩種主流的主動策略。它們的差異不僅在於時間框架,還在於思維方式:

  • 日內交易追求即時決策和速度;
  • 波段交易強調耐心和趨勢判斷。

對於初學者,建議從波段交易開始,建立穩定的分析框架和風險控制意識,然後逐漸過渡到高頻操作。市場中機會始終存在,但建立穩定的交易系統和保持自律才是長期成功的核心。在當前BTC結構中,日內交易適合捕捉反彈節奏,而波段交易者應等待趨勢反轉信號。兩種策略的核心差異在於時間框架和思維方式,並非哪種更好,而是看哪種更適合交易者。

免責聲明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課程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 本課程由入駐Gate Learn的作者創作,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Gate Learn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