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課

投資組合與風險管理

本報告將以系統化方式說明投資組合及風險管理的核心概念,旨在說明如何在加密貨幣市場中有效平衡收益與風險。掌握資產配置、倉位管理以及停損策略後,將具備構建穩健投資體系的關鍵能力。

前言:為什麼不建議「孤注一擲」投資

俗話說:「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這正是資產組合管理的核心理念。無論是在加密貨幣市場或傳統金融領域,投資的本質並非賭博,而是關於機率與風險的博弈。不論你買的是比特幣、以太坊、美國股票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黃金或債券,每項資產都存在波動與不確定性。倘若將全部資金押注於單一標的,市場一旦變動不利,資金可能瞬間大幅縮水。

資產組合管理可以分散投資、優化配置及控管風險,協助你實現長期穩健的收益,也能避免一次極端波動導致帳戶大幅虧損。在市場動盪時,風險管理是投資人存活的關鍵。

什麼是資產組合?

簡單來說,資產組合就是由多種資產組成的「投資籃子」。重點在於,不同資產的價格不會同步漲跌,透過合理搭配,可獲得較穩定的回報並有效控管風險。

例如:

  • 投資人A:全部資金投入比特幣,風險高且波動大。一次暴跌可能資產腰斬。
  • 投資人B:50%配置比特幣、30%配置以太坊、20%配置穩定幣,風險分散,當比特幣下跌時,以太坊或穩定幣可部分對沖損失
  • 投資人C:40%加密資產、40%美股指數、20%黃金,組合涵蓋不同市場,相關性低,整體波動更小

三種方式主要差異在於分散化程度。組合越分散,單一市場風險的影響就越小。

風險與報酬的平衡

所有投資都必須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取得平衡。通常,風險越高,潛在報酬越大;風險越低,報酬也相對較少。

可以將投資比喻為飛行:

  • 買進國債或穩定幣存款等低風險產品,猶如搭乘民航班機——安全但速度慢
  • 買進山寨幣或使用槓桿交易合約,則像駕駛戰鬥機——速度快、刺激,但失誤可能墜毀

優秀投資人追求「穩定」而非「最快」,他們懂得控管風險,讓資產組合能平穩度過波動。

如何建立資產組合

初學者可依循以下五步,逐步建立資產組合:

第一步:確認目標與風險承受力

投資前,應思考以下三點:

  1. 投資目標為何?(如財富累積、被動收入、長期保值)
  2. 自己能承受多大的波動?
  3. 投資週期多久?(短期/中期/長期)

風險承受力高者可多配波動性較大的資產,承受力低則適合選擇穩定幣或債券等保守配置。

第二步:挑選合適的資產類型

常見資產類型包含:

  • 加密貨幣(高風險高報酬):比特幣、以太坊、主流公鏈代幣
  • 穩定幣(低風險):USDT、USDC等
  • 股票或ETF(中風險):標普500指數基金等
  • 黃金/貴金屬(避險資產)
  • 現金/存款(零風險但無增值)

在加密市場中,可同時持有鏈上資產與傳統市場標的。

第三步:控管資產比例

初學者常犯的錯誤是:「看好比特幣就全倉投入。」這樣風險非常高。

正確方式是合理分配比例,例如:

每季末可檢查:

  • 如果比特幣漲幅過快導致比例失衡,可賣出部分恢復原始權重。
  • 以太坊表現不佳時,可用部分穩定幣買進更多以太坊。
  • 同時依據市場動態,靈活調整配置。

如此可避免因單一資產暴漲或暴跌造成結構失衡。

常見錯誤與避免方法

  1. 盲目重倉:無現金儲備,市場下跌時只能被動持有
  2. 頻繁調倉:短期內頻繁交易,產生手續費及滑點損失
  3. 不做記錄:未記錄投資操作,難以回顧錯誤
  4. 忽略風險指標:只關注收益,忽略波動與回檔
  5. 跟風心理:他人獲利時跟進買進,虧損時恐慌賣出

成功投資仰賴系統與紀律,而非運氣。

建立投資體系

投資體系並非複雜的數學模型,而是一套可長期遵循的行為準則。

可參考以下簡易架構:

  • 投資目標:先設定週期與報酬(如三年週期,年化10%)
  • 資產配置:制定比例,並以表格記錄
  • 風險控管:設定停損點、停利點與部位上限
  • 回顧頻率:每週或每月檢討
  • 投資日誌:記錄每次操作、理由及情緒狀態
免責聲明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課程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 本課程由入駐Gate Learn的作者創作,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Gate Learn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