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課

市場心理與情緒驅動

在最後一課中,我們將專注於心理因素,探討市場參與者的情緒、認知偏誤與集體心態如何在無形間推動價格波動並影響判斷。透過本課,你將更深入理解市場為何時常「比合理邏輯更瘋狂」,並培養抵抗情緒陷阱的能力。

為什麼心理在市場中如此關鍵?

  • 市場不僅僅是數字和圖表的堆砌,背後是成千上萬的「人」在參與,他們的情緒、恐懼、貪婪、焦慮與希望都會直接影響買賣決策。
  • 當大多數人的情緒趨於一致(如恐慌或狂熱),經常導致價格出現遠離基本價值的極端波動。
  • 即使技術指標和基本面均指向某個方向,若市場情緒背道而馳,仍常見「假突破」「反轉」「急殺」等異常行情。

常見心理偏差與情緒陷阱

這些心理偏差在實際操作中極為常見,尤其在劇烈波動的市場環境下更容易被放大。

市場心理階段:情緒如何推動週期波動

市場心理會隨著週期在情緒層面上演進。可將其簡化為以下幾個階段:

  1. 希望期/樂觀期 市場走強,許多人進場,信心逐步累積。
  2. 興奮/貪婪期 報酬快速上升,眾多投資人追漲入市,價格被推升至高點。
  3. 狂熱/嗨點 情緒高漲,普遍認為「這次不同」,漲勢似乎無止盡。此時風險極高。
  4. 警覺/緊張 漲勢放緩,開始出現質疑與震盪,投資人尋求賣出或獲利了結。
  5. 恐慌/拒絕 跌勢加劇,許多人因恐懼而割肉或退出市場。
  6. 絕望/放棄 多數人在虧損中離場,信心跌至谷底。
  7. 悲觀/迷茫 市場成交冷清,大眾不再關注或參與。
  8. 復甦/希望重燃 在低檔時,部分有遠見或有耐心的投資人開始布局,市場逐步回溫。

這一情緒波動過程在牛熊循環中不斷重演。理解其演變,有助於你在關鍵點位保持警覺、掌握反轉契機。

市場情緒如何影響價格行為

  • 價格極端與反轉:當大多數人處於極端情緒(狂熱或恐慌)時,往往是趨勢反轉的前兆。
  • 成交量異動:情緒高點或低點常伴隨成交量暴增或急劇萎縮。
  • 心理價位/整數關卡:許多交易者會在整數價位(如 1,000、10,000 等)設置買賣單,這些「心理價位」常成為支撐或阻力區域。
  • 新聞/輿論放大器:當群體情緒脆弱時,一則新聞或一條推文就可能引發劇烈波動。
  • 假突破與洗盤:部分資金或玩家可能刻意引導價格突破特定點位,觸發止損後再拉回,形成洗盤。

如何在操作中控制心理與情緒影響

  1. 制定交易/投資計畫並嚴格執行 明確規劃入場、出場與止損規則,當情緒來襲時可依計畫執行。
  2. 分批進出 避免一次性重倉操作,以降低情緒對決策的干擾。
  3. 設置止損與止盈機制 透過自動化執行,減少主觀情緒干擾。
  4. 定期複盤與記錄情緒 記錄每次交易時的心理狀態、動機及是否違反計畫,提升自我覺察。
  5. 保持理性與耐心 切忌急躁與衝動,盡量在冷靜狀態下操作。
  6. 分散注意力/暫停交易 當出現連續虧損或過度興奮時,適時離場休息,讓思緒冷卻。
  7. 關注宏觀資訊與情緒指標 例如市場恐慌指數、社群情緒指數、輿論熱度等,作為心理風向參考。

市場除了受供需與價值驅動之外,參與者情緒的影響同樣深遠。常見心理偏差如恐懼、貪婪、FOMO 和損失厭惡,常導致錯誤操作;而市場情緒在週期波動中起伏,並透過價格行為如極端波動、假突破及心理價位反應展現。因此,投資人必須設計完善的機制與心態策略來控管情緒,提升操作穩定性。

免責聲明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課程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 本課程由入駐Gate Learn的作者創作,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Gate Learn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